北宋年间,苏轼在保定府定州任知州时,看到农民边插稻秧边轻声哼唱,便把词曲记下来,改编后称为“稻秧歌”。迅速在定州北部传唱开来,歌中有“水上白鹤惊飞处,稻禾千里尽秧歌”之语。
后这种歌发展为歌舞,又由歌舞加进情节演变为戏剧。吹歌以管子为主,配以唢呐、笙、笛子、板胡及锣、鼓、镲等打击乐器的民间器乐演奏形式。曲调或高亢激越,声似裂帛,或婉转悠扬,如泣如诉,或苍劲悲凉,幽咽沉郁。吹歌在定州农村较为普及,尤以子位吹歌有名。天津、北京等音乐院校师生多次来子位采风,音乐家杨荫浏在20世纪50年代就开始了对子位吹歌的研究,并出版了《子位吹歌》专著。2006年,子位吹歌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。